電信業遭遇認證壁壘
由于電信業沒有共同的質量認證標準,企業難以對電信產品的質量進行比較,這些給電信運營商、產品制造商及客戶之間的溝通造成了極大的困難。隨著電信業全球化的快速推進,國內電信業日益陷入了質量認證的壁壘中。昨日,香港品質保證局在廣州透露,ISO9000標準成為全球公認的質量認證標準,但缺乏電信行業的自身特點,所以實行全球統一的行業標準TL9000勢在必行。
國內電信業質量認證混亂
據信息產業部公布的《2003年中國電信業國際競爭力發展報告》顯示,中國電信業的國際競爭力排名全球第13位,但我國的電信企業競爭力卻只排名第31位。香港品質保證局的吳先生指出,這反映出我國電信企業管理水平的落后、缺乏國際影響力,如電信企業不懂得運用國際質量標準來增強競爭力,極少參與國際電信標準的制定,以維護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利益。
吳先生同時指出,跟其他行業所不同的是,電信業的產品和使用技術要求特別復雜,很多時候不同的供應商在合同中的具體要求、設定要求的方式和表達方式都不一致,客戶難以對電信產品的質量進行比較,這些給服務提供商、產品制造商及客戶之間的溝通造成了困難。同時,電信業也存在著眾多的質量體系要求,重復的要求和審核不但容易引起混淆,而且提高了供應商的商業成本。
隨著電信業全球化的快速推進,這些矛盾日益突出。電信的全球化推進,讓幾大電信巨頭迫切地渴望在業內設立一套統一的質量體系要求,QuEST 論壇便在此時創立了TL9000——電信業專用的質量體系標準。據悉,此體系是在ISO9000的基礎上開發研究出來,為衡量現時全球電信業質量管理水平與質量保證能力的公共標準,由QuEST論壇于1998年在ISO9001:1994的基礎上,再附加上電信行業的特定要求建立而成。
百家國內電信企業通過認證
據QuEST論壇有關負責人王偉林介紹,目前國內已經有華為、中興以及浙江移動等110家電信營運商和制造商通過了該項認證。年底,上海電信也有望通過。
隨著電信行業的全球化,國際電信買家紛紛將TL9000標準作為選取供貨商、設備和配件生產商、服務供應商的依據。如全球通訊巨頭諾基亞、摩托羅拉都采用了該項標準,美國大部分電信設備的進口都采用了該標準,所以國內的電信供應商企業加入該體系顯得尤為必要。王偉林指出,國內電信企業加入后就能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擁有優勢,從而爭取更多的訂單,反之則將被擠出市場。
王偉林還表示,國內電信企業加入標準后,將提供有效的質量績效數據,有關部門將采用一套以有效成本和績效為基礎的測量方法,找出對成本效益有最大影響的的地方,從而為企業提出有效的意見,改進其企業管理方式。據了解,1985年至1996年期間,全美電信業每年由于硬件產品質量低下而增加的成本達到25億美元,隨著產品質量的提高,這一指標下降到7.5億美元/年。目前,該指標在全世界范圍大約為100億 ~150億美元/年,這潛在的利潤顯然應該被考慮。
共有條評論 網友評論